首页 >> 古诗名句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2024-04-08 10:50:27

古诗词名句"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出自宋代作者苏轼的和李太白,古诗词名句"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的原文及解释以供参考。

和李太白

宋代    苏轼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诗词:《和李太白》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中文译文:
寄居在虚寂的房间,明亮的月光洒在稀疏的竹林里。
清凉洗涤着我的心灵,欲饮却无法舀取。
流动的光芒唤起永恒的叹息,这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有过。
我行走到四十九岁,又回到这北窗下过夜。
怀念着那位卓越的道士,他白发苍苍,却居住在医卜之地。
被贬谪的仙人已经远去,这位士人也难以重返。
世间的道路如同围棋,变幻莫测,无法预料。
唯有玉芝老人应当长寿,等待着蟠桃成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唐代诗人李白进行联题的作品。诗人寄居在一间虚寂的房间,月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洒下,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人感叹心灵被清凉所洗涤,但却无法真正得到满足。他看到流动的光芒,唤起了永恒的叹息,并认识到这种感慨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人们共同的心情。

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四十九岁了,回到了曾经住过的北窗下,思念着那位杰出的道士。他看到这位道士白发苍苍,居住在医卜之地,暗示着这位道士已经离世,而诗人也感到自己的境遇难以改变,无法重返辉煌。

诗人观察到世道如同围棋一般,变化多端,无法预测,难以逆转。然而,他认为只有那位玉芝老人能够长寿,等待着蟠桃成熟,暗示着希望和重生的可能。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索。通过与李白的联题,苏轼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希望和重生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